社頭人文

人文地理:包含人口、文化、歷史、聚落等等

社頭之地名由來以久,其地緣由為乾隆年間漢人大舉入墾,建立聚落於大武郡社社頭之上,故以社頭名之。 而另有一說為社頭為平埔聚落「頭首」或「頭人」聚居之地,故名社頭。不論如何,至日治中期,此區歸屬臺中州員林郡社頭庄。由此可知社頭早在漢人入墾前,便已有平埔族居住。社頭原為彰化洪雅族之大武郡社,而由於漢人不斷遷入並取得原住民土地,至道光年間遷徙至南投埔里地區,故社頭鄉平埔族漸為漢人所取代。

隨著漢人入墾者日眾,人口也隨之增加,也強化了社頭地區的水田化,社頭的水源除了湧泉帶外,這些入墾者修建了諸多水圳,強化了灌溉並增加農產。而對於社頭最重要的水利設施有三,分別為八堡圳、鴻門圳與大高圳, 而今社頭地區的水利灌溉設施均整合為八堡圳之一部分。根據《臺灣堡圖》所見,社頭地區在20世紀初為一幅農村景象,土地利用以農業為主,為清代以來所累積之成果所致。

根據社頭戶政事務所統計,社頭全鄉共計 24 村、292 都、13,137 戶、42,481 人,包含男性 21,819 人以及女性 20,662 人(社頭鄉戸政事務所,2020)。

根據107年社頭鄉公所統計年報,107 年底本鄉戶籍登記人口以青壯年人口(15〜64歲)最多計 31,117 人占總人口 72.56% ;老年人口(65歲以上) 6,612 人占 15.42% 次之;幼年人口(0〜14歲) 5,153 人占總人口 12.02% 最少。

根據戶籍登記資料顯示,107 年底本鄉年滿 15 歲以上人口 37,729 人中,受過專科以上教育程度者(包括研究所、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另專科前三年列為高職)計 13,756 人 36.46%;高(職)程度者 12,299 人占 32.60% ;國(初)中及初職程度者 4,973 人 13.18% ;小學程度者 5,870 人占 15.56% ;自修者 65 人 0.17% ;不識字者 766 人占 2.03%。



社頭歷史沿革

四百年前,在中部彰化平原的東南,居住著一群南島語系的平埔族人,當時有一個富饒的原住部落名為『大武郡社』。

清初世局動盪,盜賊四起,閩粵居民陸續徙台。
1662年至1795年間,墾首施世榜、黃仕卿、鄧遜有等,逐次完成八堡圳、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鴻門圳、大高圳等溝渠灌溉今社頭鄉轄域,漳州之南靖、漳浦、詔安及潮州、饒平等縣居民大舉入墾,1736年至1795年間枋橋頭庄形成街肆,社頭庄成立於嘉慶年間,社頭轄域次第墾建成村庄。
迨移民漸增,漢番爭地,平埔族群勢弱遂於1823年徒居埔里,其留原地者皆漢化。
當時原住部落名為「大武郡社」。在經歷西班牙人、荷蘭人的登台足跡後,明末清初,漢人開始渡海來台,開墾這片美麗新天地。漢人習慣稱呼平埔族人聚集的部落為「社」;而「社頭」即代表當時這裡乃為大武郡社頭目首領居住之地,因此得名。

清朝(暨之前)
西班牙、荷蘭人 佔領台灣。
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開始設置府縣治理台灣。
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鄭克塽降清,次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當時大武郡(今社頭鄉)隸屬諸羅縣。
康熙中葉(約西元1698年)漢人先民開始渡海來台,先後來到大武社郡(今社頭鄉)開墾。
康熙58年(西元1719年)墾首施世榜廣聚資金開圳引水,完成濁水圳(又名施厝圳,今名八堡圳),流經本鄉。
康熙60年(西元1721年)黃仕卿開鑿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至大武郡(今社頭鄉)。
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設彰化縣,大武郡堡改隸屬彰化縣。
雍正4年(西元1726年),鄧遜有等人在大武郡(今社頭)開鑿鴻門圳及大高圳,自此社頭灌溉渠道綿密完備,成就良田千頃,物產富饒直至今日。乾隆年間,枋橋頭庄街肆成型。
雍正12年(西元1734年)大武郡堡分為東、西二堡,今日社頭鄉屬於『大武郡東堡』。
嘉慶年間,社頭庄成立。由於移民日增,社頭區域開發村莊日益增多。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李鴻章於日本春帆樓簽下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日本。
日治時期
西元1895年至1945年,社頭歸屬台中民政支部彰化出張所轄下的武東堡。
台中州成立,本鄉改隸於台中州員林郡管轄,此時鄉名也由清朝時的『社頭街』改為『社頭庄』。此名沿用至台灣光復後,未曾再變。
民國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十月台灣光復,改州為縣,改郡為區,社頭鄉隸屬『台中縣員林區』。
民國39年(西元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行政區域調整,社頭鄉改隸彰化縣,時至今日。

社頭鄉鎮有縱貫鐵路通過行政區,設有社頭車站,區內道路以縣 137及 縣141 為主,台1線與台76快速道路在其週邊,另與高鐵田中站距離甚近。

社頭景觀

社頭鄉的歷史古蹟與觀光景點。

社頭鄉有兩處歷史古蹟分別為同仁社及泰安岩,均位於社頭火車站附近;鄰近之觀光景點則有劉氏月眉池、斗山祠芳山堂、清水岩寺、清水岩森林遊樂區、長青自行車道、十八彎挑鹽古道等;其中彰化長青自行車道為全台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由田中森林公園出發到終點社頭橫山,全長約 15 公里。

同仁社

臺灣鐵路始建於清末,但未成為主流運輸且未及於社頭。進入日治時代後,總督府大力建設鐵路,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社頭鄉佔有地利之便,鐵路通過得以進入南北運輸的鐵路系統中。同仁社運輸組於1925年成立,以運輸蔬菜、肥料與穀類農產的產品為主。

同仁社是一棟磚木造建築,屋頂為福州杉木構桁架,上舖屋瓦,兩端有正吻脊瓦裝飾。牆面下半部為紅磚,外牆上半部及隔間牆則為編竹夾泥牆,外觀施做雨淋板,防止雨水的沖刷。同仁社為四柱三開間建築格局,正面水平臥樑是鋼筋混凝土建材,山牆裝飾有西洋勳章泥塑及同仁社商號,兩側東、西向山牆並有「同仁社運輸組」商號標誌,屋頂施做三面山牆的作法,相當特別。

同仁社建築採現代主義樣式,至今仍保存完整,具有30年代店屋之風格,可為社頭鄉的地標紀念性歷史建築。民國98年9月由建物所有權人蕭興智先生以無償捐贈社頭鄉公所管理,目前委由彰化縣社頭織襪發展協會管理維護。

2002年因具歷史文化價值且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而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2004年重修,今為彰化縣織襪產業發展協會認養之建築,內部為織襪產業歷史文物陳列館,裡面有數種各時期的織襪製作機器,現場還有工作人員的導覽介紹,其中更引進優良的織襪廠商提供襪子DIY教學以及優質的織襪產品,可說是社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館。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天門宮

清代漢人入墾臺灣內陸平原時,同時會帶入原鄉信仰,而隨著開墾事業的成長,人們會集資建廟以感謝神明保佑,形成一磚造永久性廟宇,再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重修,這些廟宇或信仰中心便逐漸壯大。社頭鄉富有趣味的是,有三間同名且同為祭祀媽祖的廟宇,即為「天門宮」。

社頭的三間天門宮分別為分別為崙仔庄天門宮、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與舊社天門宮。三間廟宇建成的先後順於為枋橋頭最早,建於1780年(乾隆45年),而另兩間建於1849年(道光29年)。 而這與聚落發展形成的先後順序有關,社頭最早的市街形成與乾隆末期至嘉慶年間,為舊社附近的枋橋頭街。


枋橋頭天門宮建立最早,但其位置並非位於社頭聚落核心,而是位於社頭鄉北部邊緣。該廟最之建立源於漳州人與客家人為抵禦泉州人,而共同建立防禦聚落,逐漸形成8庄頭72聚落,而這成為建立媽祖廟之淵源,清嘉慶3年(西元1798年)擴大規模改建,廟中有「海國安瀾」匾額即是此時留下來的遺跡。

清光緒16年欲改往鹿港天后宮進香,遂改名為枋橋頭天門宮,往後即每隔十二年就到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一直延續至今仍無間斷,民國48年(1959)經兩縣八鄉鎮共七十二莊善心人士研商組織祭祀委員會,募捐在原地重建即現有天門宮,民國50年竣工落成,民國52年舉行建廟完成「祈安慶成」大典,神威更顯赫,香火鼎盛至今。

清水岩寺

清水岩寺起建至今已有兩百七十七年(建立於清朝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曾在乾隆初年改建,至嘉慶四年才移至現在這個位置,是台灣最先供奉三寶佛的寺廟,與虎山岩、碧山岩合稱中部三大名岩,而清水岩寺又因地出泉水、風光明媚而有「清水春光」的美名,更是彰邑八景之一。

清水岩寺是全台灣主祀觀音而屬於超鄉鎮性的6座區域廟「巖仔」之一,以前的祭祀範圍在武東、武西堡共72庄,範圍涵蓋社頭鄉、員林鎮、永靖鄉、田尾鄉、埔心鄉,與枋橋頭天門宮同,現在由鄰近的山湖村、清水村與埤斗村共祀。



清水岩寺發展成為如此大的規模,與在家僧眾的支持與參與有莫大的關係,這些成就並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戰前因為年代久遠缺乏資料考據困難,而戰後對於清水岩寺的發展有莫大影響力的莫過於蕭陳招春女士。

蕭陳女士由田中陳家嫁入社頭蕭家,屬於地方望族,由於蕭陳女士出錢出力大力贊助,清水岩寺才有今日大致的規模,蕭陳女士過世後由其媳婦蕭秀梅女士接任主任 委員,在現任村長陳慶福先生積極配合下,開始大力推動藝文活動及生態保育,透過兩代人的努力,以及社區民眾自主性的參與,清水岩寺不僅是地方的信仰中心, 而且發展成為兼具古蹟觀光與歷史文化、教育、休閒、保育、活動中心,更是全台最佳的心靈休息站。(清水岩寺官方網站)


劉氏古厝

劉氏古厝為彰化縣歷史建築,位於台灣八卦台地西側山腳下,建址在社頭鄉湳雅村山腳路三段632巷。劉家第十代於清康熙年間(約西元1700年)由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遷到嘉義民雄落腳,前後居住約有47年之久,之後父子三人再遷居彰化縣社頭鄉月眉池,現今人口約有800人而其中約600人散居全省各地,約只有200人目前尚居住在月眉池現址,每年四節散居全省各地之劉氏家族後裔皆會返鄉祭祀祖先,以表緬懷祖先福澤之慎終追遠。
到了第十二代﹝清嘉慶年間﹞子孫劉元炳上京考取武舉人,並獲賜「武魁」之匾,之後即回鄉豎旗祭祖,祖祠兩端興建成「燕尾脊」並於廣場前豎起「旗官牌」之石製旗座。

月眉池團圓堂祖祠原三合院之建築當時房子只有十一間,歷經子孫十多代之瓜瓞延綿現今房子已有四二○間之多,房宅四周佔地約有三甲地行政區域劃分為三個鄰,該三合院之建築除正身外另有北邊七個護龍南邊六個護龍總共計有十三護龍,以閩臺傳統之建築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具有相當特色之大聚落。為長久保持該大聚落之特殊景觀,該十三護龍之大宅院自早年即有規定興建房子不得蓋樓房,劉家子孫也都有此共識嚴格遵守至今。

劉氏古厝前有座形似彎月般水池而得「月眉池」此名,池水自底湧出,終年不絕。劉氏古厝背山面水,有聚財的意義,月眉池的水從地底湧出,終年不枯竭,早期社會月眉池內各家多養牛,月眉池旁的大樹下是牛隻休息的地方,因此這種景象被稱為「牛吃水」。

2004年10月20日,經官方審定,因劉氏古厝擁有建築特殊性,為保存該建築的完整性,供研究之用與地方見證歷史遺產,故公告將劉氏古厝列為歷史建築。目前古厝內尚有人居住,屬於私人宅院,唯外埕處的兩座旗竿座斷裂損毀,其餘的整座建築仍保持原貌。